川劇迷APP是一款優質的聽川劇軟件,它是專門為熱愛川劇的朋友準備的。軟件為用戶提供了海量的川劇資源,視頻和音頻都有,在閑暇時光就可以盡情享受這些優美的內容了。而其軟件還有豐富的川劇相關資料,幫助用戶更好的了解川劇。而且軟件還為用戶提供了各種川劇的演出信息,支持在線購票,現場看戲更有味道。
1、名師講解,眾多名師聚集一堂,帶你親身感受川劇唱法的不同及發聲技巧;
2、資源眾多,豐富的川劇相關內容,可以更全面深刻的了解川劇、喜愛川劇;
3、戲迷論壇,各大戲迷可以在論壇當中自由討論自己對川劇的喜愛,很便捷;
4、軟件里面提供川劇當中的經典橋段,用戶自由欣賞,還可以進行分享鑒賞;
5、戲曲詳情,川劇唱段、視頻、綜藝節目等都有,資源非常的全面,很豐富;
6、提供川劇名家劇照、藝術照等高清美圖,包含大量川劇的介紹及起源文化。
1、戲裝變臉:人臉智能融合小游戲,還包含各類戲曲模板;
2、戲曲教學:為你提供川劇唱腔介紹、名家教唱、伴奏等;
3、圖片壁紙:軟件涵蓋川劇名家劇照、藝術照等高清美圖;
4、資訊動態:為你提供川劇業內時事、戲評、演出預告等;
5、戲曲欣賞:讓用戶能獲取川劇唱段、視頻、綜藝節目等。
1、高腔:是川劇中最重要的一種聲腔,是明末清初從外地傳入四川。高腔傳入四川以后,結合了四川方言、民間歌謠、勞動號子、發問說唱等形式,幾經加工和提煉,逐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聲腔音樂。
2、昆腔:多文人之作,詞白典雅,格律規嚴,演唱時特別講究字正腔圓,加之曲牌曲折,節奏緩慢,如今已漸衰微。川昆源于蘇昆,川劇藝人利用了昆曲長于歌唱和利于舞蹈的特點,往往只選取昆曲中某些曲牌或唱句,插入其它聲腔中演唱,形成了川昆獨具姿色的藝術風格。
3、胡琴:是二黃與西皮腔的統稱。因其主要伴奏樂器是"小胡琴",故統稱胡琴。《燕蘭小譜》卷五記載:"蜀伶新出琴腔,……其器不用笙笛,以胡琴為主,月琴應之,工尺咿唔如話",可以說是四川胡琴腔的注腳。
4、彈戲:是用蓋板胡琴為主要伴奏樂器演唱的一種戲曲聲腔。它源自陜西的秦腔,屬梆子系統,因此又有"川梆子"之稱。彈戲雖源于秦腔,但它同四川地方語言結合,并受四川鑼鼓和民間音樂的影響,經過長期的衍變,無論曲調、唱法還是唱腔結構都與秦腔有所不同,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具有濃郁的四川地方色彩。
5、燈調:燈戲在川劇中頗有特色,它源于四川民間的迎神賽社時的歌舞表演,也可以說是古代川蜀傳統燈會的產物。所演為生活小戲,所唱為民歌小調,村坊小曲,體現了當地濃烈的生活氣息。
1、《柳蔭記》:原名《雙蝴蝶》,名《梁山伯與祝英臺》。元雜劇《祝英臺死嫁梁山伯》、明傳奇《同窗記》皆演此事。京劇《柳蔭記》是馬彥祥先生1953年根據川劇《柳蔭記》改編的,由王瑤卿先生創腔,中國京劇院杜近芳、葉盛蘭首演此劇。
3、《玉簪記》:是明代作家高濂創作的傳奇(戲劇),刊行于明萬歷年間。該劇寫道姑陳妙常與書生潘必正沖破封建禮教和道法清規的約束而相戀結合的故事。
3、《武松殺嫂》:事出《水滸全傳》,武松在家設祭,嚴審潘金蓮與王婆害兄緣由。王婆暗中阻梗,金蓮處處設防。武松嚴逼細查,金蓮終漏破綻。武松憤而殺嫂,鎖拿王婆投訴縣衙。
v1.5.0:
1.優化川劇專題精選功能,
2.優化川劇熱門曲譜功能
3.優化程序交互體驗,歡迎更新體驗~
v1.4.0:
1.優化川劇伴奏大全功能,
2.優化川劇角兒風采功能
v1.3.9:
1.優化川劇唱段欣賞功能,
2.優化川劇演出信息功能
v1.3.8:
1.優化川劇百科功能,
2.優化川劇角兒風采功能
v1.3.7:
優化川劇曲譜大全功能,增加相關唱段和伴奏,歡迎更新體驗~